游戏新闻

中超赛事 贵阳(中超贵州队)

2025-07-03

2025年中国足协杯第三轮,贵阳奥体中心迎来一场焦点战:成立仅两年的中乙新军贵州筑城竞技主场迎战中超劲旅天津津门虎。这支以贵阳奥体中心为基地依托本地青训体系组建的球队,在成立之初便喊出“扎根贵州”的口号。尽管现阶段中超联赛的积分榜上暂未见贵州球队的身影(2025赛季中超16强由上海申花成都蓉城等队领衔),但筑城竞技的崛起正悄然填补着贵州职业足球的空白。从昔日中超黑马贵州恒丰智诚的激情岁月,到如今深耕本土化的筑城竞技,贵阳足球的故事从未远离中国职业足球的核心舞台。

乐玩LEWIN-乐玩国际

中乙新锐的崛起轨迹

贵州筑城竞技的诞生与成长,堪称中国低级别联赛俱乐部发展的样本。2024年,球队以中冠联赛亚军身份升入中乙,成为贵州首家依托本地资源构建的职业俱乐部。其组建模式具有鲜明特色:贵阳市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运营支持,贵阳奥体中心作为主场基地,而贵州黔之星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则成为人才输送的核心管道。这种“政府+场馆+青训”的三维架构,既保障了球队稳定性,也强化了社区认同感。

2025赛季中乙联赛中,筑城竞技展现出超预期的竞争力。南区6胜1平3负暂列第四的战绩背后,是球队高效的战术执行力。主教练朱炯——这位上海足坛名宿,为球队注入了稳固防守与快速反击的基因。数据表明,球队控球率达52%,抢断次数高于中乙平均水平。尤其在足协杯赛场,筑城竞技作为中乙代表,与广西恒宸一同挑战中超球队的底气,折射出中乙联赛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前广西恒宸淘汰梅州客家,已为中乙球队正名。

恒丰智诚的中超记忆

提及贵阳足球,“贵州恒丰智诚”是无法绕过的名字。这支曾征战中超的球队在2017赛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途接手的曼萨诺率队上演保级奇迹,10轮后脱离降级区并最终提前三轮保级成功。其成功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曼萨诺的战术调适能力,他将北京国安时期的传控体系调整为更务实的防守反击;二是激发核心外援耶拉维奇的潜能,后者当赛季贡献15球,成为保级关键先生。

曼萨诺带给贵州的不仅是技战术升级,更有心理层面的蜕变。资深记者陈永指出:“他在国安和申花的成功经历,对贵州球员是巨大激励。他擅长传递信心,这是保级队最稀缺的资源”。尽管球队后期因资金问题退出顶级联赛,但这段历史至今仍被贵阳球迷视为城市足球的高光时刻,也为筑城竞技提供了经验参照——顶级联赛的竞争不仅需要战术适配性,更需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生态。

中超赛事 贵阳(中超贵州队)

筑城竞技的建队哲学

与早期依赖外援的中超模式不同,筑城竞技从创立之初便确立“本土化+青训”的双核战略。球队拒绝盲目追逐短期成绩,而是将资源倾斜向梯队建设。黔之星青训体系覆盖U9至U19梯队,其培养的贵阳籍球员在2025赛季中乙报名名单中占比超60%。这种扎根社区的策略,使球队即便在足协杯对阵津门虎这类关键战役中,依然敢于启用本土年轻球员,尽管规则限制已迫使津门虎无法派遣外援。

俱乐部在文化融合上也独具匠心。2025年足协杯主场迎战津门虎期间,球队推出“球票绑定文旅资源”的创新策略,持票球迷可免门票游览当地景点。此举不仅提升上座率,更巧妙地将足球赛事转化为城市文化展示窗口。赛前贵阳球迷的呼声——“为贵州足球争光”,印证了这种社区化运营已初步赢得本土认同,为未来冲击更高级别联赛积淀社会基础。

挑战与未来突围路径

筑城竞技的成长仍面临多重挑战。竞技层面,中乙与中超的实力鸿沟显而易见。足协杯对阵津门虎时,即便对手受困于“全华班”及伤病,筑城竞技在战术组织细节上仍显稚嫩。经济层面,“精打细算”已成2025赛季中超转会市场主流(如国安标王仅125万欧元),但中乙球队的薪酬吸引力更难抗衡。云南玉昆作为升班马能引进18名新援的案例,反衬出贵州需探索更独特的资源整合模式。

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青训造血与商业创新并重。一方面,可借鉴青岛西海岸经验——吸纳留洋新星(如何小珂李昊),结合本土梯队打造年轻化阵容;需深化“足球+文旅”的商业模式。贵阳的生态与民族文化资源独具优势,若能建立类似欧洲社区俱乐部的会员体系,将观赛消费与球迷权益绑定,或可突破传统赞助模式局限。争取政府专项扶持政策,参与“西部足球振兴计划”,亦是政策红利下的可行路径。

贵阳足球的故事,是坚韧与迭代的共生体。从中超时代的恒丰智诚以黑马之姿力克豪强,到如今筑城竞技立足青训重塑基因,这座城市始终在寻找足球与地域文化的契合点。当下筑城竞技的实践表明:后金元时代的中国足球,生命力正源自社区认同与可持续架构。未来若能在青训输出端打通中超通道(如向成都蓉城云南玉昆等西部球队输送人才),并借力贵州旅游经济放大品牌价值,贵阳有望成为新一轮足球改革的地方样本。征程虽远,行则将至——这座山中之城的绿茵梦想,终将在耐心与创新中照进现实。